伽瑪刀、電腦刀、光子刀、諾利刀、螺旋刀、銳速刀,這不是電玩武器,而是治癌的放射線儀器,儀器比新,價格比貴,一些實在看不下去的醫師今天出面,請病人別被唬弄了。

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梁雲今天指出,近年來,各大醫院的「軍備競賽」轉移到放射線治療儀器,這家說螺旋刀抓得住癌細胞,卻不會有多餘的輻射,那家說諾利刀才是精密微調幅射劑量的變形金剛,還有醫院要一口氣購買3台銳速刀,理由是效果更好,治療收費卻便宜。

梁雲說,這些刀其實不是刀光劍影的刀,都只是名稱及型式不同的放射線儀器,也就是俗稱的電療放療,差別僅在於照射方式上的差異。

歐美國家放射線使用於癌症治療已達60~65%,可見放射治療已成為癌症治療趨勢,但是,根據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統計,國內的放射治療用於癌症上只有35%到40%而已

然而,民眾卻看得一頭霧水,病患只知道用這些「癌症九把刀」的收費不便宜,以伽瑪刀治療惡性腦瘤為例,療程要新台幣14萬元,以螺旋刀治療肝癌的則要15~20萬元,長庚和台大醫院以後推出的質子刀,收費達1萬美元。

而這些皆是新型療法,並未納入健保之中。民眾要進行這種新型的光子刀療法,若沒有能夠補足高額的健康險,也只能望「刀」興歎了。

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的多位醫師今天出面呼籲,放射線儀器並不是愈貴愈好,而是應以儀器類型、治療技術以及醫師經驗,選擇適合治療的癌症,病人與家屬不要病急亂投醫,最好拿著病歷請教不同的醫師,否則治療效果可能適得其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ng1234 的頭像
    wong1234

    M 型 化 保 險

    wong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